编者按
自锡铁山建矿以来,锡铁山分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踏着新时代的“鼓点”,与新中国共同奋斗成长,担负起矿业报国,振兴民族经济的重任,在高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从挥锹抡镐变“指间”采矿,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新华财经以“从手工开采到智慧矿山——锡铁山矿百年变迁见闻”为题,报道锡铁山分公司“智慧矿山”建设成效,引起较大反响,截止目前,单篇阅读量达22万+。
全文如下:
在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锡铁山分公司生产区,4台无人驾驶的电机车正在安全有序的进行装、计、运、卸等生产操作。锡铁山分公司总经理蔡泽山介绍,分公司自2018年开启智慧矿山建设,目前在采矿、选矿、管控等环节实现了智能化管理。
从手工开采到智慧矿山
锡铁山矿位于柴达木盆地腹地,是目前青海省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山,蕴藏有铅、锌、金等多种有色金属,其中以铅锌储量最为丰富。锡铁山分公司党委书记程武忠说:“早在清朝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就有利用土法手工开采锡铁山露天矿的记载。1986年12月锡铁山矿务局成立,1987年正式投产,作为青海省最老的矿山之一,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行业正在发生重大变革,高新科技与传统技术、装备、管理融合,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2018年5月,锡铁山分公司决定从实现资源空间可视化、采矿装备高效化、生产执行智能化、业务流程数字化、决策支持智慧化五个方面入手,全面建设智慧矿山。
据了解,锡铁山智慧矿山项目总投资9366万元,包括28个子项工程。截至目前,项目已全部完成。
互联网+“智慧”让锡铁山重焕活力
在选矿车间,颚式破碎机正在粉碎从地下千米运出的原矿石,并通过传送带送往球磨机和半自磨机。“智慧矿山建设前,破碎机常发生堵料,堵料后由操作工人通知中控室停止设备,再人工处理,既影响生产效率又存在安全隐患”蔡泽山说,“微波堵料控制系统上线后,实现了实时检测、及时报警、快速处理,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生产安全。”据介绍,智慧矿山建设仅人工成本就累计节约近5000万元。生产成本下降,生产率提升,回收率提高,劳动强度降低,设备自动化、大型化……通过智慧矿山,锡铁山矿实现了矿山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完成了由劳动密集型的高耗能生产方式向技术密集型的低耗能的发展模式转变。蔡泽山说:“目前,我们仍处于‘智慧矿山’的第一阶段。虽然在高寒缺氧地区,但我们探索、实践智慧矿山建设的脚步不会停下,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也将为行业的技术革新等做出最大贡献。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责任。”
“智慧矿山”让生产更“绿色”
在公司工作了30多年的李伟民说,“以前我们戴着口罩巡检,一趟下来脸上都有一个‘黑圈’。现在使用仪器检测,基本见不到粉尘了。”
蔡泽山说,“智慧矿山”让生产过程更环保,年处理量250万吨的选矿废水处理设施,回水利用率达95%以上;平整渣场工业场地20476.8㎡,废弃的渣场变废为宝;运行废石及尾矿充填系统,极大减少了重金属及风沙对环境的污染……2018年,锡铁山分公司被评选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单位。目前,锡铁山矿区绿化面积达到62320㎡,矿区内降雨量大幅度增加,风沙天气逐年减少。今年,分公司计划栽植绿化苗木1050株,持续开展矿山绿化建设。